院士专家面对面丨于金明:向肿瘤精准“狙击”
2025-08-03 21:15:24
近日,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省干部学院(山东省人才之家)等单位创新打造的融媒体访谈栏目《院士专家面对面》,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进行了专访,现予转发,以飨读者。
每周三次院士门诊
他用仁心守护生命
今年67岁的于金明,依然保持着山东省肿瘤医院最高的门诊量。每周3次的院士门诊,挤满了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患者。有患者坦言,“在北京看完后,专家推荐我们回山东找于院士”。
面对1岁多的肿瘤患儿,于金明反复考量放疗剂量,“小孩太小,我得考虑他的放射损伤。因为量太高对他将来发育会是个问题,太低了可能会效果不好。”在诊疗过程中,于金明除了耐心倾听、给出治疗建议之外,还总用“没事”“我感觉会挺好”“不用担心”等话语安慰患者。每次门诊,他几乎都是从早上8点,一口气忙到中午1点。
从 "粗老笨重" 到 "精准放疗"
他改写肿瘤治疗史
1983 年,于金明从昌潍医学院(现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毕业,来到当时被戏称为"济南西伯利亚" 的山东省肿瘤医院工作。40多年来,他见证、带领了医院从设备老旧、技术落后,发展为拥有编制床位近2000张的现代化肿瘤防治中心,让山东省肿瘤医院完成了从“济南西伯利亚”到“西郊明珠”的华丽蜕变。
于金明一直致力于肿瘤放疗技术与理念的革新。“肿瘤最早的治疗,我们叫传统放疗,这就像炸弹一样,一炸炸一片,不分敌我,统统都杀死。如果是精确放疗,就能以更大程度的射线投射到肿瘤,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尽可能小,就像导弹一样,就是说原子弹和导弹的差别。到了精准放疗,就到一个分子和生物的概念了,我们可以用更小的代价,就把心脏(靶心)打一个点就够了。”在于金明及其团队的努力与坚持下,他们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将中国的肿瘤放疗事业一步步从传统放疗,发展到了以精准计划、精准定位、精准施照为特征的“精准放疗”时代。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先后修改了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肿瘤诊疗指南。2011年,于金明当选为肿瘤放疗领域唯一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坚持免费MDT(多学科诊疗)
他以规范诊疗守护患者希望
2020年3月4日,于金明带领山东省肿瘤医院开始实行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专家、全覆盖、无死角的免费多学科诊疗模式。外科、内科、放疗、影像、病理等不同专业、多个学科的专家团队齐聚一堂,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共同决策,为患者制定切合病情实际的规范化、同质化、高端化的诊疗方案,最大限度避免因医生个人专业局限所造成的偏差。
尽管推行初期面临“院长难以长期参与”的质疑,但于金明一直强调“规范诊疗在山肿要像空气一样,日用而不觉”。
如今,这一模式已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所有专业推开,医院所有的住院患者100%会经过 MDT(多学科诊疗)讨论,确保获得多学科协作的规范化诊疗。截至目前,已有30万余例肿瘤患者从中受益。
圆梦质子治疗
他用中国速度惊艳世界
“让中国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国际最高端的医疗服务”,这是于金明30年前在哈佛大学见到质子放疗设备后萌生的梦想。质子放疗是目前放射治疗技术的“天花板”,它利用高能加速的质子束来照射并杀死肿瘤细胞。与传统的光子射线放疗相比,质子放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能够在肿瘤内部形成一个能量峰值,即布拉格峰,在这个区域释放大部分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肿瘤后方的正常组织免受辐射损伤,带来更好的肿瘤控制效果和更低的副作用风险。
“一年有看头、三年见成效、五年有突破、十年立标杆。”项目建设之初,于金明便向省、市立下了“军令状”。2023年11月,经过5年的建设,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治疗系统正式投入临床应用,实现了质子束“精准爆破肿瘤" 的突破。这一速度也震惊了美国同行。
美国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的总裁当时来山东,看了以后感到非常神奇,他说:“在美国,一般从定下要买这个设备,到楼能够盖起来,10年都完不成。你们是创造了中国速度、山东速度、济南速度、山肿速度。”目前,质子中心每日治疗患者数量全球第一,已完成1600余例患者的治疗。未来,二三期重离子、中子治疗项目将陆续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落地,形成“三驾马车”的全球领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