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护理文苑2014.7

2015-02-25 09:51:54院长办公室


我们的中国梦——优质护理服务梦

  早晨踏着快乐的节拍走进病房,一眼望去便是长长的走廊。可爱的“白衣天使”护理姐妹们面带微笑穿梭于病房间,她们度过了一个辛苦的夜班;和蔼可亲的大夫们亲切地走进所管病人的床旁,仔细地观察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他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查房;手术车轮声在病房里回荡,又一个即将手术的患者被送进手术室。新一天的工作程序已步入正常轨迹。

  望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听着那些给病人以安慰的话语,似乎看到了好多的希望——为了人类的健康,为了医疗和护理事业的发展,我们多少个临床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不分昼夜的努力地付出,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这恰是为了大家的梦想——人类的健康梦。

  习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作重要讲话:“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里,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的各种压力源源不断,除了不断调整好各方面的压力,生活好、工作好之余,我心里还有个美好的梦想,有个目标,就是优质护理服务梦。

  为这个梦想,我们护理同胞们应该努力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强化专科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这要求我们自身从思想上改变,从行动上做起,做好护理工作,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护理科研及教育能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涵养。

  有了目标就会有动力,制定计划,朝着那个目标,去学习更多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服务于病人。这个过程即是护理计划——实施——评价改进——再实施的过程(PDCA),如此一个循环,我们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会不断提高,病人便会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护理。虽然道路是曲折的,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和阻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亲爱的护理姐妹们,因为我们正当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因为我们还年轻,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生活好、工作好之余,去学习先进的知识技术,提高我们自身文化素质和涵养。因我们曾向南丁格尔宣誓过,我们应该迎着灿烂的朝阳,胸怀鸿鹄之志,在南丁格尔前辈们创下的护理事业基础上勇于探索,勇于奋斗,靠知识、技术和智慧去改变我们命运。在这白衣天使的摇篮里,勇敢地飞翔。

  青春散场,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期盼着人们更加健康,期盼着医患关系的和谐,期盼着护理事业更加辉煌。


迎评正能量

  医院标准化建设评审是对我们医院的检验,也是对我们广大医护人员工作的考验,是一项神圣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每位职工的努力。

   

2014年7月2日 全体护士会


上图是晚上9:30,在这个人们都已进入梦乡的时刻,我院全体护理人员汇集门诊四楼大礼堂学习护理质检注意事项。每个人都认真地听讲,仔细地做好记录。

  评审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近得足以让我们听到了“她”的脚步声,这声音就像战场上的锣鼓,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的工作。


  上班时间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下班时间我们依然在为迎接评审而工作。五加二,白加黑,天天加班顿顿盒饭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累了,病了,休息下,站起来,拍一拍身上的灰尘,我们互相搀扶着继续奋斗。姐妹中有多少年轻的母亲,当她们深夜回家年幼的孩子已经熟睡了,梦里还喃喃的喊着妈妈抱抱。孩子病了,也没有时间陪伴。她们默默地流着泪。迎接评审的日子是艰难的,痛并快乐着。

  医院像一朵花,在大家的心血和汗水浇灌下徐徐绽放,美丽动人。

  有人说评审过程我们护理工作微不足道,那我们要说,或许我们每一名护士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但我们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无疑是举足轻重的。我们将评审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为重中之重。这就是我们的团队!一个一丝不苟的团队!一个勤勤恳恳的团队!

  胜利应该属于这样的护理团队!


羊皮卷的智慧

化阻力为助力

  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农夫,每天清晨就辛勤的外出工作,直到夜幕低垂的时候才收工回家,他养了一头心爱的骡子,老农夫和这头骡子真可说是形影不离、相依为命,不管到哪里都带它一起出门。

  有一天傍晚,在回家的途中,骡子一不小心掉进了一座已经干枯了的深井里,这个时候老农夫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力气,想要把骡子救出来,但最后还是无计可施,无能为力,老农夫想:如果不能把它给救出来,干脆就把它活埋算了,因为我实在不忍心看着它等死。于是他看一看井的深度,估计要用五六车的土才能够把这口井给填满,当第一车的沙土倒进了井之后,转眼间就烟雾弥漫,骡子也看不见了,这个时候骡子在井里拼命的在挣扎践踏沙土,因此烟雾久久不见消散,老农夫又继续运了第二的车土倒进去,接下来第三车、第四车,直到第六车之后,老农夫心想应该可以把井填满了,于是就站在井边准备等烟雾整个消散以后,他要默哀几分钟再离去,当烟雾完全消退后老农夫吓了一大跳,因为他竟然看到他那头心爱的骡子就站在井的上面,活的好好的,并没有被活埋,起初他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于是


  又仔细瞧瞧,没错,站在他面前正是他那头心爱的骡子,老农夫真是欣喜万分,但是也百思不解,骡子为什么没死?到底它是如何爬出来的?在路上他一直思考着,后来总算是被他想通了,原来,当老农夫每倒进一拖车的沙土之后,骡子就拼命的挣扎践踏然后爬到土堆的上,就这样,一堆土倒下来,骡子就爬的越高,所以当井被填满了之后,它也就安然无恙地爬出来了。

  每倒一车的沙土,原本都是要将它活埋,预制之于死地的,但是谁知道却反而把它救了出来。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在每一次打击来临的时候,似乎就要让你粉身碎骨,走上绝境,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懂得,如何借助这些阻力而化为助力,将绊脚石变成垫脚石,把危险为机会,那么,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请你想想看,飞机也好风筝也好不都是在逆风中才能飞得起来吗?在人生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阻力挡在我们的眼前要阻止我们前进,当我们跨越了它克服了它,我们因此也就更加茁壮与坚强,这正是所有成长的代价;参加短跑的选手喜欢在空气稀薄的高山上练习,为的是锻炼出超强的心肺功能,当他们克服了空气稀薄的这项阻力并且能够适应之后,一但回到平地参加竞赛,就能够发挥出惊人的优异成绩,参加马拉松或其它长跑项目的选手,他们也经常在沙滩上做跑步练习,为的也是借着增加阻力,好锻炼出强劲的跳动脚力;另外,象举重选手逐渐增加器材的重量,有些跑步选手在腿上绑了一些铅快,游泳选手选择在海水或河水逆流而游,为的都是希望借助阻力的增加来增强自己的力量。心志的训练原则和体能的训练原则是不谋而合的,都需要借助抗力与助力来刺激我们,也唯有在克服了这些障碍之后,我们才能成为新知的巨人,您还记得下面这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有的阻力,不论是失败、困难、拒绝或是打击无非都是为了成功和胜利而设计的,也是为了训练出赢家所必须的安排,所以我们不担不应该担心害怕阻力的产生,反而应该恳切的期盼欢迎它的到来,你说是吗?


本期编辑: 李灵娟 王迎 王军